>
Progress: [11/12]
Highlights
- 咖啡馆比其他河流更慢
- 2015年,新开业的京都小型咖啡馆的顾客以20岁至30岁的咖啡爱好者为主,其中一个重要契机是:2011年的3·11大地震改变了日本年轻人的观念,令他们意识到系统的功能只能维护系统,而不能保证个人的幸福。灾难促使他们人生转向,选择和上一辈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成为系统的一环,转而追寻自己人生的意义和生活方式。(京都咖啡馆历史谱系)
- 要尊重时间。京都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尤其在The Unir所处的地域,拥有几百年历史的老铺料亭不在少数。这里的人们也拥有着京都人最纯正的血统:矜持、警惕,站在高高的门槛背后。在这一带,哪怕一家店开了20年,仍会被周遭投来严苛审视的目光,称为“那家新来的店”。(The Unir coffee senses)
- 他不参加任何一种咖啡比赛,因为“比赛追求的是极具特征的咖啡,迄今为止没有过的、创新的咖啡,会得到很高的评价”,对他来说,这样的咖啡“特别过头”了,是一种“非日常”。挑战自己、为了赢得比赛而不断去创新和颠覆,这都不是他要走的路,他更愿意认真去对待“日常”。没错,咖啡应该是一种日常。它不像红酒,不可以昂贵标价,500日元就可以喝一杯,是日常的饮品。日常的珍贵之处是什么呢?是即便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令人放松下来。(WEEKENDERS COFFEE)
- 东京风格
- 前言:你我之中,又有几个是住在那些豪华写真集和厚重杂志刊登的室内环境中呢?我倒是认识很多挤在小房间里,在各种物品环绕下惬意生活的人。再说“风格”(style)这个词,只有随处可见、数量众多的才能称为“风格”,要是身边完全看不到,则无法称之为“风格”。我们不要再用媒体流传的美丽日本空间的印象,去欺骗一无所知的外国人了。
- 被炉上放着橘子和遥控器,坐垫旁边堆着书山,垃圾桶正好位于不用起身就能把纸巾揉成一团扔进去的位置……这种“座舱式”的生活空间,才是我们挚爱的惬意场所。
- 后记:这次为了制作文库版,我又把每个房间的照片重新审视了一遍,发现里面介绍的将近九成房间早已不复存在。
- 后记:无论杂志还是电视,媒体这种东西时刻都在煽动我们的“进取心”,而这往往与某种消费捆绑在一起。既寻觅不到“进步”痕迹,也看不出“进取心”的那些生活空间,仿佛在无声地指引我们:跳出这种“进步”观念的追逼,把自己解放出来不好吗?
- 被讨厌的勇气
-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 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 的确,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对得了 60 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 100 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 60 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 100 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
-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 我不吃早餐(主要思想)
- 早餐相关的研究大量都是源于食品公司的经费。
- 早餐相关的研究里实验数据和结论存在矛盾,吃早餐更健康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吃早餐后会出现血糖高峰(高于基线 35%、40%),但午饭就不会。
- 科学家为什么宣称早餐是安全的?常识、金钱、善良形象、捍卫心态、和集体行动。
- p.s. 在多抓鱼买到的二手书,书本身很好。但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主要原因是繁体并且纵向排版,特别不习惯。